4月11日,为期两天的“创新引领桥梁工程品质提升”观音寺长江大桥技术交流暨现场观摩会在湖北荆州圆满落幕。本次会议由湖南省公路学会、湖北省公路学会联合主办,汇聚了来自湖南、湖北两省从事工程技术管理、设计、施工、监理、检测、设备制造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高校和科研单位代表共计319名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参加。
会议由湖北交投荆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湖南路桥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得到了荆州市公路学会、《湖南交通科技》编辑部、湖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长安大学、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法尔胜缆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协办支持。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环资委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公路学会理事长、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原党组书记、厅长赵平,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原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姜友生,湖北省荆州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敢,湖北省公路学会副理事长方晓睿,湖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罗振宇,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陈宁贤,湖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建设事业部副总经理付克俭等领导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讲话。开幕式由湖南省公路学会副理事长喻波主持。
赵平理事长在讲话中代表湖南省公路学会向与会领导、专家及同仁致以诚挚问候,向承办、协办单位表达深切感谢,并向项目建设者致以崇高敬意。他指出,观音寺长江大桥的建设彰显了湘鄂两省交通人的匠心精神、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是新时代交通强国战略的生动实践。
针对未来公路交通科技跨区域交流合作,赵平提出三点倡议:一是争做技术攻坚的“破壁者”,聚焦行业“卡脖子”技术,组建联合攻关团队,推动产学研用结合;二是争做区域协同的“同心桥”,打破地域壁垒,建立跨区域协同创新机制,促进科技资源互通共享;三是争做创新转化的“动能链”,探索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加速“四新技术”成果推广转化,服务公路交通发展。
4月10日的技术交流环节,17位行业顶尖专家围绕桥梁工程领域前沿技术展开深度研讨。议题涵盖观音寺长江大桥设计施工关键技术、千米级钢-UHPC组合梁斜拉桥技术实践、大截面超宽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高位预制拼装施工技术、拉弯复合作用下UHPC的静力与抗疲劳性能、超高组合桥塔应用与研究进展、临江区超厚卵石层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施工关键技术等多个热点领域。
专家们结合工程实例,分享了桥梁设计理论突破、新型结构应用、智能建造技术、全寿命周期管理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学术盛宴。
4月11日,与会代表走进观音寺长江大桥施工现场,实地观摩了三标段(公安侧)和二标段(江陵侧)的施工情况,参观了大桥北岸中铁建展厅。代表们对大桥的科技创新成果给予高度评价,纷纷表示观音寺长江大桥在设计、施工、建设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充分展示了中国桥梁建设的强劲实力。
本次会议的圆满成功,不仅为桥梁工程领域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也进一步推动了湘鄂两省在交通建设领域的合作与发展。通过技术交流与现场观摩,与会代表们深入了解了桥梁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创新成果,为未来的工程建设提供了宝贵借鉴和参考。
未来,湘鄂两省将以观音寺长江大桥为新的起点,继续秉承“创新引领桥梁工程品质提升”的理念,深化合作、共谋发展,为交通强国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同时,也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科技创新,推动桥梁工程领域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共同书写交通强国建设的崭新篇章!
上一篇: